中國時報【楊明暐/綜合報導】
科學家表示,加拿大西部亞伯達省希爾達地區(Hilda)挖掘到的恐龍化石層
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恐龍墳場」:七千六百萬年前的一場超大暴風雨
把棲息當地的一千隻左右「尖角龍」(Centrosaurus)消滅殆盡。
位在亞伯達省北部靠近薩克其萬省的這處恐龍墳場,早在一九九七年就被發現
但最近出版的新書《有關角龍的新觀點》,確認當地化石層面積達至少二.三平方公里
內含數千片恐龍骸骨亞伯達皇家提瑞爾博物館古生物學家艾伯斯指出
這項重要發現說明當地尖角龍的數量約在一千隻左右,比科學家原先認為的多出甚多
這也有助於解釋為何加拿大西部荒地會有這麼多恐龍化石
在遠古時代,希爾達屬濱海區,溫暖且草木茂盛
科學家按化石分布研判,尖角龍是在同時間被消滅
可能是一場類似熱帶颶風的災難暴風雨。
來源:(yahoo網路資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25/4/28363.html
挖!!!!!!
好酷歐!!恐龍化石耶!!!!
在現今21世紀中看到這些感到好酷歐
因為那都離我們太遠...................太遠
在隔個幾世紀.........................
我們的子孫會不會也覺得我們的東西
好酷歐!!
還是被恥笑 好笨歐
恐龍做不出來啦
刺蝟ok啦!!
奶黃刺蝟包
奶黃餡材料:雞蛋2個(小的),細沙糖100g,牛奶75g
麵粉(中低皆可)38g,溶化奶油38g
我這麼做:
1.將雞蛋打散,加入白糖攪拌至糖溶入再加入牛奶攪拌均勻,之後用濾網過濾雜質
2.續加入麵粉攪拌均勻至無顆粒狀在加入溶化的奶油拌勻
3.大火燒熱蒸鍋的水,裝入淺盤中(x不要用深碗)的奶黃糊放入蒸籠中分3次蒸
每次需蒸5分鐘,共蒸15分鐘
4.移出蒸好的奶蛋黃攪拌均勻滑順冷卻備用
蒸奶黃過程如下:
奶蛋黃入蒸籠於每5分鐘時掀開蒸籠,將凝結的奶黃糊以筷子攪拌均勻
蓋上蒸籠蓋蒸5分鐘重複前面的動作共3次至時間完成
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89RpuXmWERtwyZy7Vp2BVgUk6PM-/article?mid=35587
(大麥町太太部落格)
奶黃刺蝟包
約做10個
材料:中筋麵粉200,速發乾酵母1/4茶匙
鮮奶120g,細砂糖20g,橄欖油20g,鹽少許
我這麼作:
1.將所有材料放入盆中攪拌搓揉8-10分鐘成為有彈性又不黏手的光滑麵團
2.麵團滾圓,收口朝下捏緊放入盆中,表面噴灑些水,盆子上罩上擰乾的濕布
發酵1-1.5小時至2倍大
3.工作檯灑一些中粉,發好的的麵團移到桌上,慢慢加入20g中筋麵粉搓
揉成為光滑無氣泡的麵團
4.將揉好的麵團捏成長條,平均切成10個小麵團(每一個約35g)
5.將小麵團壓扁,每一個小麵團桿成內部稍厚,周圍較薄直徑約10cm圓形
(桌上稍微灑些中粉,不要讓麵皮因為沾粘桌面或桿麵棍而破皮)
6.將光滑面放在外側,包上適量奶黃餡,一邊折一邊轉,最後將收口捏緊
7. 將包好的包子整成長形,將麵團放在手心中前後搓揉成為一個橢圓形狀
8.麵團前端用大姆指與食指捏出一個凹槽成為刺蝟的臉
9.用剪刀在麵團表面剪出一個一個小尖刺,凹槽處沾上2粒蔓越莓當眼睛
(剪的時候不要剪太深,避免將麵團剪破)
10.底部墊不沾烤焙紙,整齊放入蒸籠內
11.將鍋中水微微加溫至手摸不燙的程度關火,蒸籠放上,蓋上鍋蓋再發40分
鐘至包子發的非常蓬鬆的感覺
12.發酵完成直接開中火蒸12分鐘,在時間快到前5分鐘將蓋子打開一個小縫
13.時間到就關火,保持蓋子有一個小縫的狀態放置約7-8分鐘,再將蒸籠整個
移除蒸鍋再放置3分鐘才慢慢掀蓋子,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才不容易皺皮
(這樣可以讓蒸籠內的溫度與外面的溫度越來越接近,不至於冷空氣一下子
進入而造成包子回縮)
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8bO6wmCeFRjv7ZnJEKc-/article?mid=75268
(carol自在生活)